大泸网

2008年中国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

佚名

祝华新 单学刚 胡江春

摘要:中国网络在2008年获得快速发展,网民数量超过25亿人。互联网已经成为中国社会各阶层利益表达、情感宣泄、思想碰撞的重要舆论渠道。中央和地方政府对网络舆情高度重视、积极回应,因此互联网也成为政府治国理政、了解社情民意的新平台。总体上,中国的网络言论得到开放,管理水平正在提升,政府对网络舆情的认识也变得更加客观、科学;新兴媒体与传统媒体相互影响,舆论力度明显增强;一个“新意见阶层”浮出水面,网络“意见领袖”影响不容忽视。

关键词:网络舆论 危机管理 群体性事件 舆论新格局 议题设置 意见领袖

2008年的互联网舆情,与这一年的国家经济社会生活一样,经历了跌宕起伏、大喜大悲。中国网民表现出一贯强烈的社会关怀,互联网已成为各阶层利益表达、情感宣泄、思想碰撞的舆论渠道;同时,由于中央和地方政府对网络舆情的高度重视、积极回应,互联网也成为政府治国理政、了解社情民意的新平台。

一、互联网成为社会舆论发源地

(一)中国网民规模跃居世界第一

2008年是互联网在中国继续快速发展和普及应用的一年。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第2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08年6月底,中国网民数量达到2.53亿人,网民规模跃居世界第一位。

(二)网络资讯空前发达

互联网发展初期,中国网民的网络应用偏于娱乐和交友。2008年的新变化表现在:网络新闻使用率大幅攀升,在网络应用中仅次于网络音乐使用率。上半年网络新闻用户增长了5164万人,达到2.06亿人。2008年大事不断,是网络新闻发达的动因。人民网、新华网、央视国际三大重点新闻网站,新浪、搜狐、网易、腾讯四大商业门户网站,累计每天新闻更新超过2万条,日均新闻信息浏览量超过20亿次。

中国网民密切关注时事,是网络舆论兴盛的前提。海量信息的互联网,正在成为社会舆论赖以生成的主要信息源。早在2004年,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针对北京市场进行的调查显示,北京综合性报纸读者的平均年龄已超过41岁,报纸正在失去年轻读者。而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截至2008年6月底的调查,中国网民的主体是30岁及以下的年轻群体,这一网民群体占到中国网民的68.6%。八成以上网民主要依靠网络获取新闻信息,超过电视和报刊。

互联网具有跨媒体平台特性,反映快捷,是网络舆论得以兴盛的自身特有条件。四川汶川地震后的救援期间2013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互联网的这一特性表现得尤为突出。以新闻中心为主,论坛/BBS、博客、播客、WAP等频道全面参与,24小时不停息地刊发地震新闻、信息和评论。报纸、杂志、电视、广播里有的新闻,差不多都可以在网上查得到。互联网自身也是信息的源头,各大网站派出编辑与传统媒体记者一道赶赴灾区采访,通过博客发布现场见闻。广大网友通过论坛/BBS和博客,自发地上传灾情文字、图片和音视频信息,网友志愿充当了“公民记者”。互联网信息也比传统媒体快捷。从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开始,名为“新闻人在路上”的QQ群中的网友纷纷报告“地震了”。14时33分,腾讯网通过QQ弹出窗口,发出第一条地震消息。比较而言,中央电视台滚动播出汶川地震字幕新闻时间是14时50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插播汶川地震消息是15时04分。

(三)网络舆论平台的最新发展

所谓“网络舆论”,是指公众通过信息网络(有线和无线),针对公共事务和社会现象发表的意见。网民发表意见的三种主要载体,在2008年都十分活跃。

——新闻跟帖。门户网站的热门新闻后面,跟帖经常多达数万、数十万。从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后,到5月19日22时,人民网、新华网、央视网、中国网、新浪、搜狐、网易、腾讯等8家网站的地震相关新闻跟帖量达到1063万条。

——网络论坛/BBS。帖文追踪新闻时事,畅所欲言,观点比较犀利。网民的访问率为38.8%,用户9822万人。在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天涯社区全站的日均发帖量比此前增加了66%,其中5月19日这一天的发帖量是平时的238倍。

——博客/个人空间。这是2008年增幅最大的言论载体,自全民用手机收发短信后,正在出现一个新的文化奇观,就是全民上网写博客。有42.3%的网民开设博客/个人空间2013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用户规模突破1亿大关,达到1.07亿人。其中,半年内更新过博客/个人空间内容的超过7000万人。汶川地震后,从2008年5月12日到5月16日,仅新浪网博客就发表博文2310万篇,表达了网友的震惊、悲恸和血浓于水的同胞情谊。

此外,还有即时通讯群和移动电话短信。即时通讯群主要是QQ群(全国2237万个)和MSN群,按照同学、同事、同乡和同好来组成,形成一个个小众文化圈。另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统计,截至2008年9月底,中国移动电话用户数达到62404.6万户。海量的、快速扩散的手机和小灵通短信,幽默风趣,传递着人们对社会现实的种种不同感受。

在传统媒体中,除了电视选秀节目外,受众参与属于特例而不是常态。但是在互联网上,网民倾向于主动设置议题,自发地形成热点舆论。虽然中国互联网普及率(19.1%)低于全球平均水平(21.1%),但网络舆论的发达程度超过西方国家。比如西方的网络新闻反馈主要通过电子邮件,跟帖很少,形不成网民对新闻的意见聚焦。而在中国,由于传统媒体受到严格管理,被赋予“舆论导向”的责任,因此民意往往借助互联网来表达。要了解真实的民意,上网是比浏览传统媒体更为明智的选择。

从信息量到观点数量,互联网都无可争议地压倒了传统媒体,已经成为社会舆论最重要的发源地。政府也开始正视这一事实。有关网络新闻的领导部门表示,如果把1999年5月9日网络抗议美国轰炸中国南斯拉夫大使馆事件看作网络媒体登上中国媒体舞台的标志,那么,拉萨“3•14事件”和汶川5•12地震则标志着网络媒体正在成为当今中国社会的主流媒体。

(四)2008年网络舆情排行榜

在《2007年中国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中,我们选择了人民网的强国论坛、天涯社区和凯迪社区三大全国性时事类论坛作为网络舆情采样媒体;此次又增加了在奥运火炬传递等事件中风头强劲的中华网论坛,以及人文知识分子集中的博客网站牛博网。选择这5家论坛或博客,不仅是因为其原创帖文在全国网民中有较大影响力,而且其他论坛的帖子也会在这4家论坛中被转载和议论,通过它们基本可以窥见中国互联网舆论的全貌。根据人民日报网络中心舆情监测室研究统计,截至2008年11月18日21时,影响较大的网络舆情排行榜如表1所示。

2008年中国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图1)

注:①入选舆情均据要涉及较为具体的事件。

②天涯论坛数据来源于“天涯杂谈”板块;凯迪网络数据来源于“猫眼看人”板块;强国论坛数据来源于“深入讨论”板块。

③本表数字均为BBS原帖数,不含跟帖,不包含已被社区管理员从根目录彻底删除的帖子,但包括删除后还存在“快照”的帖子。另外,还剔除了重复的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