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泸网

新工业体系的“操作系统”——工业互联网

佚名

随着以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加速融合,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蓬勃兴起,一系列新的生产方式、组织方式和商业模式不断涌现,作为智能制造关键基础的工业互联网随之应运而生。工业互联网是满足工业智能化发展需求,具有低延时、高可靠、广覆盖特点的关键网络基础设施,是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所形成的新兴业态与应用模式创新。

工业互联网大有可为

工业互联网通过系统构建网络、平台、安全三大功能体系,打造人、机、物全面互联的新型网络基础设施互联网操作系统,形成智能化发展的新兴业态和应用模式。

作为互联网的“下半场”,工业互联网大有可为。赛智产业研究院的相关研究表明,全国各个类型工业互联网平台数量总计已有上百家,具有一定区域、行业影响力的平台数量也超过了50家。其中,有汉威、海思等硬件制造企业打造工业互联网的底层感知层,为底层技术平台提供硬件支持;有三大电信运营商和专业的工厂内网运营商提供网络支撑;有航天云网、海尔、徐工信息、东方国信等传统工业技术解决方案企业面向转型发展需求构建的平台;有数码大方、用友、宝信软件等为工业互联网提供工业软件的支撑;也有广州数控、科大智能等工业设备制造企业为工业互联网提供大型工业设备支撑;还有美林数据、昆仑数据等各类创新企业依托自身特色打造自己的工业大数据平台。

新工业体系的“操作系统”——工业互联网(图1)

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加速落地

5G、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工业互联网的融合发展正在由点及面、从易到难实现应用创新。

赛智产业研究院相关研究表明,从中国制造迈向中国“智”造,工业互联网和“智慧”工厂被视为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方向。工业互联网快速发展,推动工业数据的爆发式增长,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成为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标准配置,尤其是以深度学习、迁移学习、强化学习为代表的人工智能算法,正成为工业互联网平台解决各领域诊断,预测与优化问题的得力工具。

主动拥抱工业互联网的不只是人工智能,5G、云计算等新技术也在广泛地将触角延伸向工业互联网,“工业互联网+新技术”的融合应用在制造业加速落地。

城市监控报警联网系统_联网系统_互联网操作系统

5G技术凭借高速率、低时延、高可靠的特性,正成为助力工业企业加速采用智能制造的关键技术。5G是一个全新平台,基于5G可以叠加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和超高清显示等各类创新技术,从而在工业互联网领域派生出更多的应用场景,助力企业构建从线上到线下,从消费到生产,从平台到生态的全方位信息生态系统。

近年来我国云计算发展进入应用普及阶段,越来越多的企业采用云计算模式部署信息系统,低成本建设IT基础设施,企业上云渐成趋势。当工业企业上云步伐加速,通过云端赋能工业互联网,有助于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打造经济发展新动能。国家通过相关制度推动企业上云。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推动企业上云实施指南(2018-2020年)》,提出到2020年,力争实现企业上云意识和积极性明显提高,上云比例和应用深度显著提升,全国新增上云企业100万家,形成典型标杆应用案例100个以上。目前企业级软件市场已经完成云计算转型,传统企业通过数字化技术实现产业升级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中小企业贡献了中国软件即服务(SaaS)市场收入的65%份额,意味着中小企业将是云业务最大的潜力。

赛智产业研究院研究员认为,目前基于我国工业互联网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已经在特定行业和领域有所突破,机器视觉、深度学习等人工智能技术在智能制造的质量检测、工艺优化、安全管理等方面已有较为成熟的应用,为工业互联网平台开展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的质量追溯、质量控制、质量预测等服务提供了技术支撑。随着工业互联网平台对制造业数字化转型驱动能力的逐渐显现,中小企业对工业互联网平台的需求正日益旺盛。

做好“持久战”准备

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指出,工业互联网平台在一定程度上是新工业体系的“操作系统”互联网操作系统,向下对接海量工业装备、仪器、产品,向上支撑工业智能化应用的快速开发与部署,发挥着类似于微软Windows、谷歌安卓系统和苹果iOS系统的重要作用。目前工业互联网平台刚刚起步,尚未涌现出具有通用操作性的平台。构建“大而全”平台需要长周期技术积累,当前阶段只有少数企业具备潜在的构建实力。工业互联网发展才刚刚开始,这是一个跨领域、跨行业的新生态,需要做好‘持久战’的准备,持续耕耘核心技术。信息技术产业趋于成熟为工业互联网提供技术支撑。

赛智产业研究院研究员认为,目前,大数据和物联网等技术渐趋成熟,大数据应用正在向工业领域加速渗透,物联网发展迅速推进工业设备互联成为可能,为工业互联网提供了技术基础。云计算市场规模逐步扩大,云计算渗透率不断提升,企业加速上云也为工业互联网落地提供基础。更重要的是,要培养核心人才,尤其是跨领域、跨行业的复合型人才、专业技术型人才,来支撑整个工业互联网未来的发展。